第(2/3)页 说着,老知青视线落在赤脚踩炕上收拾床位的少年,下巴点了下少年的位置,“这位新知青觉悟性高,你们还得多学到点。” 大伟听到有人点自己,冲着老知青温和一笑,继续收拾炕位了。 等老知青一离开,这些新知青就开始阴阳怪气大伟了。 “都是新来的,装什么装?” “不就是想争表现吗?说不准评上先进个人,有去工农兵大学的名额。” “真心机啊。” “难怪表现这么积极了。” 大伟没理会他们,收拾好东西,把包裹往床上一放,刚想打开,就听院子的支书在喊他们这些新知青集合。 “不知道又要折腾个啥劲儿。” “累死我了。” “可不是。本来下乡是来建设祖国的,谁知道是这待遇……” 要早几年这么说,或许还有人信。可现在是强制下乡,都知道下乡知青的性质。 还真是没得抱怨的词儿了。 老知青那边人满了,这次下乡的知青住在新的通铺。这会儿,老知青们都睡了,只余下老知青们里的主事和支书,以及等在知青院门口的赶牛车的人。 先说话的是支书:“我知道你们都累了,我就几句话,说完就走。 你们刚来,队里赊给你们每人二三十斤粮食,明天给你们送来。明天上午允许你们休整,下午就得去上工,听明白了嘛?” “听明白了……”大家有气无力,异口同声道。 支书点头,又道:“你们还有什么问的?” 大伟举手。 支书:“说!” 大伟:“支书,我想打口箱子放东西,上哪儿打?” 支书有些意外,随即,点了下头,“明天来我家。我家在……你随便找个人问,就知道了。” “行,谢谢支书了。” 马屁精。 谁小声嘀咕了句。 支书听到了,脸色有些发青,但介于天色太晚,等这群新知青上了工,就没功夫折腾有的没的,便又叮嘱了句注意安全,便乘着牛车离开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