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章 论功行赏-《明末逐鹿天下苏河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苏河与文武官员确定制度。
    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工作,论功行赏。
    苏河已经确定好每个人的赏赐。
    在讨论制度时,苏河就明说不搞爵位制。
    人生而平等,没有人天生高别人一等。
    爵位制跟文官没有多大关系,他们都没有反对。
    军官们大部分是泥腿子出身,对爵位也不了解。
    他们又习惯听从苏河的命令,也没有人反对。
    苏河不设立爵位,主要原因是爵位制太费钱。
    大明现在都开始拖欠宗室的俸禄,有的大明宗室子弟买不到粮吃,都饿死了。
    朱元璋的子嗣一代代传承,到了明末宗室人口就几十万人。
    他们的俸禄,对国家来讲是一笔庞大的开支。
    次要原因,爵位封低,很多人不满意,封高了又不可行。
    洪教主建制时,封了一大群王爷,最后导致封无可封,内部大乱斗。
    苏河采用勋章奖赏有功的人,一共制造玉金银铜铁五种勋章。
    每种勋章都包含一定的特权,但不包含免税的权利。
    获得勋章的人,有一种最基础的特权,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升官。
    军官获得勋章的人数最多。
    苏熊、苏壮获得一枚玉勋章,苏虎和李凤鸣获得金勋章。
    苏鹰、周凯、李大壮、张瑜亮获得银勋章。
    其他团营级立功的军官,都是铜勋章。
    立功的基层军官,获得铁勋章。
    立功的普通士兵,也获得铁勋章。
    文官只有李志升一人,因为管理后勤有功,获得一枚银勋章。
    获得铜勋章有王仲策、金银花等人。
    获得铁勋章是一些立功的官吏。
    授予勋章很快完成,苏河准备宣布统领府各大职位。
    他自己任都督府大都督,李凤鸣任参谋部参谋长,苏鹰任宪兵部部长。
    军队进行新一轮扩军,为了防止像苏河在略阳城那样,军队没有经过训练,战斗力减弱。
    苏河采用老兵带新兵的方式,让军队快速形成战斗力。
    这次扩军一共组建两个师,三个特殊旅。
    苏熊任一师师长。
    苏虎任一旅旅长,苏石任二旅旅长,苏山任三旅旅长。
    苏壮任二师师长。
    吴杰任一旅旅长,王和尚任二旅旅长,苏鲤任三旅旅长。
    第(1/3)页